我眼中的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八):深度观察龙陵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以及在乡村基层治理中的女性力量

文山教育局 2023年05月26日14:24:43 云南教育网 137

我眼中的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八):深度观察龙陵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以及在乡村基层治理中的女性力量

龙陵县位于云南西部边陲,地处高黎贡山南麓的怒江、龙川江之间,国土面积2794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9.71公里,山区面积占98%。全县辖5镇5乡、5个城市社区、116个村民委员会,居住着汉、傈僳、彝、傣、阿昌等23个民族,全县2022年末户籍总人口30.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2万人。

龙陵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区,境内抗战文化、黄龙玉文化、温泉养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侨乡文化交相辉映。龙陵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抗战的主战场,是中国黄龙玉原产地,是中国紫皮石斛之乡,并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云南省美丽县城”“云南省文明城市”“云南省园林县城”“云南省双拥模范县”“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称号。

产业繁荣居于乡村振兴五大总体要求之首。近年来,龙陵县以紫皮石斛种植与加工作为“一县一业”重点发展产业,被称为“全国紫皮石斛生产第一县”,同时,通过“五份收益”发挥引领作用,发展古茶树等十个产业,实现“双绑”96.67%的覆盖率。龙陵县还通过打造抗战、温泉、黄龙玉三大文化品牌,逐渐形成“人社部门牵头,各部门合作推进”的人才培训新体系,并有力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整治、污水处理”三项工程,着重培育“村规民约+议事协商”乡村治理新风尚。

为深入了解龙陵县近年来建设发展情况,2023年1-2月,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龙陵组走访了龙陵县6个县级部门、4个乡镇、6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村民小组),共完成6份村居问卷和160份个人问卷,形成了龙陵县乡村振兴特色多份案例报告及初步调研报告。

龙陵石斛产业进阶的探索

我眼中的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八):深度观察龙陵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以及在乡村基层治理中的女性力量

荆竹坪村种植的石斛,目前全村常住人口有60%-70%从事石斛种植或枫斗加工,石斛产业已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

龙陵县石斛产业历经3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野生采摘、仿野生试种,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大规模人工种植。

我眼中的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八):深度观察龙陵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以及在乡村基层治理中的女性力量

大场村农户在整理已收割的石斛

我眼中的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八):深度观察龙陵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以及在乡村基层治理中的女性力量

平达乡平安社区一位农户正在进行石斛花卉直播带货

我眼中的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八):深度观察龙陵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以及在乡村基层治理中的女性力量

象达镇营坡社区一位妇女正在进行石斛枫斗加工

调查组师生在和当地群众深入交谈后了解到,龙陵县的石斛产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由于大部分群众对市场运营情况没有进行深入了解,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无序竞争,制约了当地石斛产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困境,龙陵县有关部门通过大力推行“政府+协会”随机抽检、鼓励大户收储加工、培训村民持证上岗、“政府+科研单位+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等措施,助推产品升级和销售,而且,在此过程中,种植户们也从最开始的“孤勇逐利”转变为“多方抱团深耕”,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当地石斛产业得以升级,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也大大拓展。

目前,全县共有12000多户石斛种植户,紫皮石斛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此外,龙陵县是中国唯一对石斛枫斗加工人员进行规范培训且由人社部门给通过考核的学员颁发《国家中药材枫斗加工技术资格证》的县份。

乡村基层治理中的女性力量